夹在碳中和、电荒、暴雨之间的山西煤老板

   2021-10-14 环球老虎财经1980
核心提示:淡出大众视野的“山西煤老板”被迫回到台前,而这一次,手中已没有当年那么多牌。电供偏紧的大背景下,“煤都”山西猛遭“最强秋

淡出大众视野的“山西煤老板”被迫回到台前,而这一次,手中已没有当年那么多牌。

电供偏紧的大背景下,“煤都”山西猛遭“最强秋汛”,似又是雪上加霜。

t01e315bb6d9341aaa7.jpg

10月12日,山西省应急管理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多数煤矿已恢复正常生产,仅剩4座煤矿仍在抢修排患阶段,其中3座位于临汾,1座位于太原,总体年产能480万吨。由于受暴雨影响停产时间较短,恢复生产较快,总体来说不会对山西省煤炭保供造成影响。

据悉,国庆期间暴雨,共导致山西60座煤矿、14家危化企业临时停产、1035间在建工程停工。由于山西盆地丘陵地势,引发了内涝和山体滑坡,受灾程度远超7月的河南。

而9月29日,也就是国庆前夕,山西刚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

在近年能源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逐渐低调隐退的山西煤老板们,突然面对汛情和保供的双重压力,也陷入了纠结与迷茫……

1、煤电市场化,与一部分人的“先富”

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民商用电需求水涨船高,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煤电的宝贵。那时电力设施仍在建设阶段,供电缺口较大,拉闸限电是日常,许多人家中都备着煤油灯和蜡烛。

千禧年前,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对外出口大幅度下滑,煤炭价格跌至谷底,又苦又累不赚钱的煤炭行业更令所有人避之不及,当时的情况据形容:“给村主任送一条红塔山香烟,便能拿下一座煤矿。”

2002年是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已加入WTO,需求大幅回暖。国家电力公司的城乡电网基建计划也初步完成,渠道全面打通,经济发展向好,煤电供需双向活跃,甚至后两年一度出现缺电限电的紧俏状况。

更重要的是,02年国家开放了电煤指导价格,紧张的供需状况配上市场化的“点金之笔”,使得煤炭行业开启了造富的十年。

当时卖煤有多赚钱?

山西煤矿老板史永胜曾向媒体表示:2002年以后,煤炭市场升温,煤价从每吨300元到500元,最高的时候在2009年达到1400元,而一吨煤的成本基本固定,大约为400元。按一座煤矿年产30万吨煤计算,最多可以纯赚3个亿,相当于每天狂赚82万元。

当时的煤老板有多富?

2005年胡润能源富豪榜,31位富豪中有8位来自山西。据媒体报道,06年有一位煤老板突然将全家搬到了北京,原因是:“这钱挣得让我害怕。”

买房成为了煤老板们的“共同爱好”。2006年,SOHO中国透露,近两年山西客户购买金额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4成。据称,仅三里屯SOHO项目,晋商就投入近50亿元,这一项目也帮助潘石屹的soho在两年后的评选中,登顶地产项目销售额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黑金”的造富能力也吸引了外部资本涌入。据称,当时仅福建福清一地就来了十余万人,浙商在山西投资的煤矿也有450余家。然随着入场门槛水涨船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为了入局疯狂加杠杆,也成为后来的煤炭寒冬中摔得最惨的一些。

此后,能源改革的钟声敲响。“十一五”期间,我国首次实行“双控”目标,对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总量进行硬性约束,要求截止2010年的五年内,能耗强度大幅下降20%。

2013年6月,中国取消煤炭经营资格证,贸易商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煤炭产业迅速进入“买方市场”,煤老板们不再得势。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许多煤矿商大量建矿、增产,扩大产能,煤价一度掉落至成本价以下,很多煤矿员工只能拿到保底工资。

2016年4月,煤炭行业再遭遇限产“重锤”。政策规定,原本全年生产的煤矿,现在一年只能生产276个工作日,于是也被称为“276政策”。在经历几个月报复性上涨后,煤价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段。

自此,风光一时的煤炭行业逐渐趋于冷静,直到“煤超疯”的2020年。

2、山西“黑金”的转型

事实上,由于我国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近年来“双控”、“供给侧改革”、“碳中和”等核心政策的陆续提出,万变不离其宗,动的都是传统煤炭行业的蛋糕。

在此背景下,“煤都”山西加速出清落后产能,成为近年改革“动刀”的重点对象之一。

2008年,山西带头开始重组煤炭企业。09年4月,山西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小煤矿被强制要求整合到政府指定的七大煤炭集团,并且要求煤矿单井产能低于90万吨的一律关闭,将煤矿数量从2598座减少到1000座以内。

2010至2017年底,国家层面《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相关意见两次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争取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晋能控股集团正是其中之一。

2020年10月30日,重组后的晋能控股集团揭牌,下属6家二级公司,总资产达1.11万亿元,职工47.3万人,煤炭产能约4亿吨,电力装机3800万千瓦,煤机装备制造资产规模369亿元。煤炭产能居全国第二位、全球第三位。

煤企专业化重组完成后,山西由传统的“七大煤企”变为“1家能源集团+1家煤炭企业”。即晋能控股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后者资产总额4400亿元,批复煤炭产能达2.1亿吨。

重组后,晋能控股集团统一管理山西省300多座煤矿,年煤炭销售量得以翻倍,大幅提高了市场份额。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管理层进一步表示,“合并后,也避免了之前不必要的价格战。”

值得注意的是,晋能控股集团的定位是能源集团,布局远不止煤电。

据悉,重组后的晋能控股电力集团装机规模位居山西省第一,拥有火电、水电、风电等多种发电类型,电力装机规模达到3800万千瓦。到“十四五”末,晋能控股电力集团电力装机规模将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400万千瓦。

专家学者指出,在经历一轮煤炭行业整合后,全国主要产煤省份基本呈现一省1家主要煤炭企业的格局。不过,与其他能源领域相比,煤炭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仍较低,目前跨省整合难度较大,未来还有进一步探索改革的空间。

3、今天的煤老板

二十年来,煤炭行业经历了潮起潮落,不变的是山西与煤老板们。

暴富之后,煤老板们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投资,或是房产或是影视,在江湖中留下了不少“撒钱”的传说。即使14、15年煤价大跌,第一批煤老板早已财富自由,除了少数激进的,大多低调转型过着滋润的小日子。

至于晋商为何喜欢买买买,给人作风高调的印象?

文化分析人士给出了一个历史角度的解答,汾河流域自古以来都十分富庶,缺点是地方太小——太原盆地只有四川盆地的二十六分之一。土地资源的紧张与当地资源的发达,导致山西人多外出经商,明清时期,晋商‘资本’版图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为方便贸易,晚清成立的山西票号可谓中国金融界“鼻祖”。

然而新时代的山西,似乎少了些发展创新的动力。目前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仍是“靠山吃山”的煤炭。最新数据显示,在山西仍有约百万人从事煤炭行业,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人均收入较低。

分析观点指出,山西与江西类似,都是以资源型产业主导,缺点在于产业链太短,当地就业岗位少之又少,发展动力不足。据统计,山西省在十年之间流失了79.65万人口,是全国人口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说是煤炭行业,主要还是挖煤工人,以及基层后勤职位,年轻人留不下来。”

二十年后,“抢煤”盛况重现,会再次改变山西人的命运吗?煤老板们表示:没那么轻松。

一个现象是,煤价疯涨导致市场交易节奏显著加快,煤炭资源越来越难拿。去年以来,贸易周期从一个月变成一周,煤矿都是排队等着签煤源的贸易商,不确保签的上,不与时间赛跑就没有利润,甚至赔钱。

业内人士举例称:“有一次中标了6000吨煤,要求一天内装完,时间是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否则就要赔付保证金50万元。”结果工人24小时连轴工作,才勉强装够5600多吨煤。

一位入行十年的煤老板表示:“过去在煤矿拿1万吨煤都属于正常,但现在拿1、2000吨煤都很困难。像我们新入行的这10几年都没经历过这种市场。”

其进一步表示,总觉得去年到今年的市场是个例外,不具有代表性。市场有高峰就有低谷,买涨不买跌,作为贸易层,总担心有一天价格会塌下来,煤源会砸在手里。

交大高金教授陈欣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煤炭产能难以释放,煤价高涨的根本原因。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8.4亿吨, 占全球产量超过一半。2021年上半年,全国生产原煤19.5亿吨,同比增长6.4%,但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72.8%。

另有分析观点指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仍然体现着较强的计划性,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煤炭行业作为未来确定会退场的角色,如何在把握好达峰、退坡,“先立后破”达成“双碳”目标,十分考验决策层的智慧。

 
 
更多>同类大国商帮
推荐图文
推荐大国商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大国商帮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