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商帮: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宁波商帮

   2018-05-15 西行文化10320
核心提示:宁波商帮也叫宁波帮,泛指旧宁波府属的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在外地的商人、企业家及旅居外地的宁波人。宁波帮

宁波商帮也叫宁波帮,泛指旧宁波府属的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在外地的商人、企业家及旅居外地的宁波人。宁波帮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如第一家近代意义的中资银行,第一家中资轮船航运公司,第一家中资机器厂等等,都是宁波商人所创办。宁波商帮对清末大上海、天津、武汉的崛起和二战后香港的繁荣都做出了贡献。宁波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世界级的工商巨子。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商人都涌向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经商,形成了商帮,当时较著名的商帮有“广帮”、“徽帮”、“闽帮”等,但有些商帮逐步衰落,销声匿迹,而“宁波帮”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港、澳、台等地的“宁波帮”企业家,更是举世闻名。江南靖士《宁波帮》诗:“多俊生东浙,去来天下通。帮帮经济竞,代代绩荣隆。捐献酬孙总,称扬忆邓公。综先览陈展,志作岂人同!”

形成发展

宁波商帮的形成是在明朝后期到清朝初期。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宁波商人在北京创设鄞县会馆。(商人会馆是一种同乡商人组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同乡聚会、祭神以及各种公益活动,联络感情,促进互助,排忧解难,增强对外帮商人的竞争能力)。鄞县会馆创立的时间在明朝万历到天启这一时期,创办者是鄞县在京的药业商人。稍晚于鄞县会馆的是清初创立的浙慈会馆,即“浙江省慈溪县成衣行业商人会馆”。所以明末清初为宁波商帮初始形成阶段,其主要活动地域在北京,主要经营行业是药材业和成衣业。

在明清时期,中国已形成了十大商帮。他们是:山西商帮(晋帮)、徽州商帮(徽帮)、陕西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江西)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粤帮)、福建商帮(闽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浙江)。

宁波帮形成后第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清乾嘉时期。这一时期宁波帮海商获得迅速发展。宁波帮的活动区域不仅在长江和南北洋,而且延伸到海外,经营着合法而颇有规模的对日贸易。由于这一时期宁波帮的大发展,使一个普通的中国沿海地域商帮,一跃成为国内著名商帮。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中国已由十大商帮演变为晋帮、粤帮、闽帮和宁波帮四强争雄的新格局。

宁波帮形成后第二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鸦片战争后,宁波帮凭借自身特殊的有利条件,迅速介入新兴的对外贸易领域,并形成了以买办商人和进出口商人的为代表的宁波帮新式商人群体。近代宁波帮买办商人,首先在上海获得发展。宁波籍在上海第一个买办是定海人穆炳元。19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的宁波帮买办已超过广东帮而居于买办集团的首位,直到买办制度被废除。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宁波帮确立了近代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的霸主地位。

宁波帮形成后第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其主要特征是以新式商人为主的宁波帮商人将商业利润投资于航运业、金融业、工业等新兴领域,形成实力雄厚的宁波帮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这一时期的宁波帮以当时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上海为基地,创造了100个左右全国第一,涌现出一批“大王”,抒写了中国工商业史上的百年辉煌。

下面仅举十例:

1、1854年,慈溪费纶志、镇海李也亭、盛植管集银7万两,向英国购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名为“宝顺号”,并配备武装,为商船护航。

2、1862年,镇海的叶澄衷在上海开设五金洋杂货店,这是上海第一家华人开设的五金号,后发展到全国各地设立分号38家,联号108家,被称为“五金大王”。

3、1896年,鄞县的鲍咸昌与其兄咸恩、妹夫夏瑞芳等创办商务印书馆。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贡献卓越的大型出版企业。

4、1897年,慈溪严信厚、镇海叶澄衷、定海的朱葆三在上海创办华人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5、1910年,奉化的王才运在上海南京路创设荣昌祥呢绒西服号。为上海西服业的鼻祖,孙中山曾在该店定制过西服。后来中山先生自己设计、自己试穿的第一套中山装就在荣昌祥诞生。

6、1912年,镇海方液仙在上海创办化学工业社,兴办我国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生产牙粉、牙膏、蚊香、肥皂等,方被称为中国日用化工奠基人。

7、1915年,镇海虞洽卿(现为慈溪)创办的三北航业集团。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商办航运集团,其总吨位为9.1万多吨,约占全国民族航运业总吨位的七分之一。

8、1922年8月13日,镇海庄市的董杏生,开创了上海第一条公共汽车线——由静安寺到曹家渡线路。

9、1923年,定海周祥生在上海创办祥生出租汽车行,至1937年公司拥有分行22处,出租车230辆,居上海出租车业之首。

10、定海的刘鸿生,以煤炭行业起家,号称煤炭大王,1930年创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厂,年生产火柴占全国四分之一,又被称火柴大王,以后在全国各地兴办几十家企业,又被称企业大王。

在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过程中,宁波帮工商业者涌现了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企业家、金融家,形成了宁波帮近代企业家的群体。宁波帮凭借自己浓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社会关系,强烈的时代意识,通过这一时期的大发展,这时的宁波帮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商帮。

宁波帮形成后第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的数十年。这一时期有一批宁波帮工商业者移资海外各地,但大部分宁波帮工商业人士以香港这个国际自由贸易港为中心继续发展,其后裔与20世纪80年代以后移居海外各地的宁波籍人士一起,被称为现代海外宁波帮,他们在海外创造的业绩,举世瞩目。

镇海庄市的包玉刚,1949年初,由上海赴香港定居,先从事进出口贸易,1955年以一条旧货船起家,开始从事海上航运事业。经过20多年的奋斗,建立起环球航运集团,到70年代末,已拥有大型、巨型轮船200多艘,总吨位2000多万吨,超过当时美国或苏联国家所属船队总吨位,居世界航运业之首。被国际独立船东协会推选为主席,成为世界船王。进入80年代以后,相继收购英资集团的九龙仓和会德丰洋行股权,并投资国泰、港龙两家航空公司,其经营范围遍及航运、地产、酒店、传播、航空、仓储、码头、贸易等。

镇海庄市的邵逸夫。1925年与兄长在上海开设天一影片公司,1926年与三哥邵仁枚赴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后成立“邵氏兄弟公司”,1958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兄弟几十年来,共拍摄了1000多部影片,并获得了各种国际奖的有32部影片。很多影片充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情节,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与赞扬。他在港、澳、台和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等地拥有电影院200家,每天光顾的观众可达100万人次。70年代,邵氏兄弟涉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业。被称为影视大王。他被香港推为十大富豪之一和最成功的十大企业家之一。

镇海庄市的包从兴,1946年去香港,先后经营电子业、纺织业。1960年后,在非洲加纳创办纺织厂,后发展成大型纺织企业集团,为非洲纺织业之冠,196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时,曾单独接见包从兴。

镇海的张敏钰是台湾的水泥大王;镇海的傅在源被誉为东京的杂粮大王;镇海的张济民被称为美国“新加州地产大王”;镇海的应行久1973年在美国买下纽约世贸中心107层摩天大楼顶层,开设礼品店,(后在9.11事件中被毁)1979年被选为全美华侨总会董事长。

还有鄞县籍宁波帮人士也在海外创造了显著业绩。王宽诚是香港著名企业家,原香港总商会会长;陈廷骅是香港棉纺大王;曹光彪是香港毛纺业大王;李惠利是香港钟表大王;邱德根是香港娱乐大王;王传麟是台湾棉纺大王;范岁久在丹麦开设“大龙食品厂”,从事春卷加工与销售,后称春卷大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外以及港澳台积极投资内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宁波帮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宁波帮与新兴的内地宁波籍人士实际上正在融合为新型的现当代宁波帮。这个正在崛起的现当代宁波帮已经产生了若干新的组织。如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成立了以宁波籍人士为主体的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特别是上海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和宁波同乡联谊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出版《海上宁波人》会刊。

商会、冒险、乡情:宁波帮历久不衰的秘诀

一是,上海总商会是控制上海金融贸易和影响全国商业的商人团体,“宁波帮”能获得较快发展,称雄商界,一个重要因素是上海自有商会组织以来,基本上由“宁波帮”掌握着上海商会的实权。

二是,“宁波帮”所以能闻名于世,这与宁波商人富有开拓冒险精神有关。

三是,宁波商人重乡情乡谊,同乡扶助观念特别强,能风雨同舟,共同抵御经营风险。

发展源泉

宁波在文明架构中处于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点,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孕育、培植并不断锤炼着宁波人民勇于进取、敢作敢为的创新精神。宁波创新精神的灵魂深藏在“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态之中,并成为宁波人勇往直前的内在驱动力。宁波创新精神的思想基础建立在“敢创业、不守摊”的理念之上。这在宁波人创业的思想与经历中,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人才基础

人才体现为一种文化。人才的培育、成长、涌现及其作用的发挥,人才消长的规律性,人才得以熏陶、孕育的人文环境,无不与文化有关,也与经济的需求、社会的进步有关。因而人才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成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据统计,南宋时宁波科举进士达983名,其中鄞县出了4个状元,居全国之冠;仅有明一代,余姚就有进士387人,武进士43人,状元3人,大学士3人;列人《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历代余姚籍名人就有162位,因而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誉。历史上宁波(包括历史上原属于绍兴的余姚及原属于台州的宁海)涌现出不同领域以及家族性的多个人才群体,在不太大的一个地域范围内形成了"人才群发"、"人才共振"效应。经济文化精英、名人的不断出现,推动了宁波经济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扩大了宁波的地方知名度,聚集了文气、人气、商气和财气,同时反过来又推进了宁波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才文化的兴盛为历史上宁波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主体动力。

一个地区在历史上能够拥有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藏书史、中国佛教史、中国商贸史与海交史、中国古代科教发展史、中国科举人才史乃至中国近现代文艺、科教、政治发展史中占有如此显著地位,而又以精英群体形式出现的众多似"群星灿烂"的人才,的确是极为罕见的。这也证明了宁波这块土地的人才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历史上宁波人才文化的魅力与成就。

诚信为本

近代宁波商帮,还从事一项全凭信用的特殊行业———民信局,其功能相当于现今的邮政局,书信、报刊、契约、金银、钱票皆可邮递,兼营护送货物。这种民间邮政机构,除了雄厚的实力,更需要绝对的信用。有人说过:“民信局为宁波之专业,资本甚大,信用亦最佳,凡一经民局保险之信札,内中银钱汇票,倘有遗失等情,一概由该局赔偿。”这种“一诺千金”的企业信用,使宁波自清乾嘉以来,一直是民信局的中心所在。

“宁波帮”深知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现存中华百年老药铺81家,其中13家是甬商创办的,比例高达16%。这些金光闪闪的招牌,全由“诚信”二字铸成。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之原型,即宁波乐氏家族的北京同仁堂,至今已有整整三百年的历史,其长盛不衰的奥秘即“有方皆法古,无物不藏真”。乐氏严遵祖训,一丝不苟。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味品虽贵不敢减药材。“诚信为本,义中求利”的经营之道,长期被宁波商帮所恪守,直至当代的海外“宁波帮”,也都奉为圭臬。

爱国爱乡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2年至今,已有600多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向宁波市捐赠2000多个项目,折合人民币已超过12亿元。从捐赠内容来看,宁波帮捐赠的重点为教育、医疗卫生、公益福利和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其中,教育事业占捐款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镇海,到处都有宁波帮捐助项目的印记。中兴中学、龙赛中学、兆龙小学、逸夫小学、庄市小学、仁爱中学、张和祥小学、镇海中学、职教中心等等,都是宁波帮捐资兴建,或捐资设立奖教、奖学基金。

宁波帮在捐资家乡建设的同时,还在家乡兴办企业。目前宁波有3000家三资企业,其中70%是宁波帮人士直接投资兴办或由宁波帮人士牵线搭桥引进外资兴建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帮在全国捐赠款已多达55亿多元,惠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捐赠教育事业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这里特别要提出邵逸夫、包玉刚、王宽诚、陈廷骅和赵安中等几位宁波帮代表人物的捐赠事业,令世人瞩目。

邵逸夫:华夏捐资兴教第一人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最新数据,邵逸夫自1985年至2003年,向内地教育事业捐赠包括大学、中小学、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共计400多个项目,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赠款累计31.5亿港元。

邵逸夫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在宁波的捐赠超过4000多万人民币,助建项目包括宁波大学西区图书馆、教学楼,职教中心和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逸夫职业高级中学、中兴中学、逸夫剧院以及祖居地的康乐园等。

在捐款扶助内地教育事业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邵逸夫先生的捐助,数目最大,项目最多,持续时间长,被称为“华夏捐资兴教第一人”名副其实。

 
 
更多>同类大国商帮
推荐图文
推荐大国商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大国商帮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