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商会之力 浙黔探索对口帮扶新模式

   2019-11-08 中国经济时报1770
核心提示: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战役的主战场,也是浙江对口帮扶黔西南州的西部省份之一,从1996年起,宁波就与黔西南州建立结对帮扶关系。20

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战役的主战场,也是浙江对口帮扶黔西南州的西部省份之一,从1996年起,宁波就与黔西南州建立结对帮扶关系。20多年来,宁波社会各界通过扶贫扶志、扶贫扶智、产业扶贫、消费帮扶、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事业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这其间,以非公企业为主体的商会、协会逐渐发展成为扶贫的中坚力量,贵州省工商联宁波商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探索出了一条“借商会协会力量,助黔货出山”的多点位、多层次精准扶贫之路。

“我第一次看到当地农民手中的精美工艺品时,就萌发要让这些好产品走出大山的念头。”2014年,王宋芳将自己的工程公司变更为宋芳中林实业集团,随后带领团队深入贵州乡村田野,深入农户,对优质的、性价比高的农副产品、非遗文创产品作了仔细分类,并请教宁波市政府农业扶贫专家,了解农副产品特性,帮助农民栽培和种植,做好产品的认证和产品的包装。

这些年,王宋芳和她的团队跑遍了贵州88个县,从上万个品种中,层层遴选出调味品、酒类、茶点、食材、非遗文创等五大类,其中以精选食材为主的“甬商惠民”“宋水坊”“妙农场”产品76个;以多民族非遗文创产品为主的“黔丹青”产品188个,并将以传统工艺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产品,银饰、包括服饰,箱包、围巾等产品带出大山。

近日,以展销贵州农副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多彩民族帮”展馆在宁波开馆,茶油、蜂蜜、板栗、刺梨、乌天麻、手工红糖、茶等农副产品琳琅满目,蜡染的箱包、服饰、装饰品,苗族工艺的银壶、银发饰等特色展品,吸引众多宁波市市民前去选购。

“产销一体化”是王宋芳与贵州合作的主要模式,“我们选择的大多是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与当地农民和企业建立命运共同体,力争将最好的贵州产品呈现给宁波市市民以及整个国内外市场。”

王宋芳的做法是,发挥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宁波帮”遍布全球的市场网络和商业优势,打造“黔货精品”“黔货出山”工程,多点位、多层次地推进扶贫。

贵州是板栗生产大省,王宋芳和板栗龙头企业合作,与当地农户共同建立合作社,共同管理上万亩野生板栗园。经过王宋芳团队的精心策划,当地政府投资1.42亿元建设10000平方米的无菌高标准国际化生产厂房,实现年精深加工1万吨板栗,这一项目填补了西南三省无板栗精深加工的空白,缓解了1万多户栗农、13万亩栗园的销售之忧,解决了上千人就业,年创税收5000万元。

“充分发挥‘宁波帮’的资源优势,以宁波为大本营,通过宁波经促会等平台,与深圳、上海、杭州、黑龙江、云南、广东、海南、兰州、合肥等地的商会联营,建立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新零售模式,不仅让贵州的好产品走向宁波,还要走向全国、全世界。”王宋芳说。

在王宋芳的带动下,贵州省工商联宁波商会的多个会员企业也先后加入扶贫行列,并率先在茶产业上“试水”,即专门为宁波企业推出精准扶贫的定制化服务,让企业既能喝到生态茶,又能提高当地茶农收入。目前该商会已经与北京、武汉、深圳商会展开这种扶贫新模式的对接,下一步对接范围将会扩展至全国44个宁波商会。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贵州省工商联宁波商会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千企帮千村”计划,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投资贵州农副产业等贵州原生态优质农特产品,到目前为止,已消除24个空壳村,实现带动600人就业,间接带动6000余户农户脱贫。

“我们的优势是产销融合,我们与贵州各市(县)政府或国有投资公司开展产销融合战略合作,共同出资筹建平台公司,探索‘基地+加工+市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捆绑起来,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商共建,共创共享。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宁波帮’的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进一步拓宽惠民的产业扶贫渠道;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开展各地与贵州在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王宋芳说。

 
 
更多>同类大国商帮
推荐图文
推荐大国商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大国商帮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