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国商会:77.9%受访美企对在华业务感到“乐观”

   2021-10-09 观察者网讯2400
核心提示:9月23日,上海美国商会发布了《上海美国商会2021年中国商业报告》,展现了美企对中国市场的强劲信心:美企2020年盈利超预期,对

9月23日,上海美国商会发布了《上海美国商会2021年中国商业报告》,展现了美企对中国市场的强劲信心:美企2020年盈利超预期,对未来五年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企业比例高达77.9%。

据福布斯新闻网报道,上海美国商会主席杰弗里·雷曼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里的基调是反弹,是乐观”。报道称,调查还发现,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并没有导致大多数受访企业将工厂搬回美国国内,“关于一些美国公司可能会在疫情之后将生产或供应链移出中国的猜测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报告称。报道称,“事实上,受访美国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在中国寻找业务,而是在旅行和签证限制的情况下,很难将海外同事带到中国”。

上海美国商会成立于1915年,是中国以及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国商会。该商会设有23个涵括各专业领域的行业分会,拥有4000多名来自1900多家企业的会员,包括500强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会员。

9月23日,上海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上海美国商会2021年中国商业报告》,对338家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开展了调查。《报告》显示,77.1%的受访企业在2020年实现盈利,59.5%的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在中国的投资,82.2%的公司预计今年全年将实现收入增长。

《报告》显示,2020年企业盈利表现超预期。调查数据显示,77.1%的受访企业在2020年实现盈利。全体化工和非消费电子行业的受访企业均实现盈利。

美在华跨国企业仍看好中国市场。虽然中美关系紧张,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加,但多数美资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并计划继续扩大在华运营规模。在今年的调查报告中,受访企业对未来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且大多数企业在疫情之后均实现了业绩反弹。调查显示,企业将继续加大在华投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企业对未来五年在华业务前景的乐观情绪复苏。今年的调查报告中,对未来五年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或“较为乐观”的受访企业比例达到77.9%,回升至2015-2018年间的水平。同时,仅9.8%的受访企业表示“悲观”,较2020年同比(18.5%)有显著下降。而在2019年,中美贸易纷争最激烈时,该比例高达21.1%。

纵观三大行业领域,85%的零售业受访企业表示“乐观”或“较为乐观”。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此比分别为79.4%和73.4%。


2020年企业盈利表现也超过了预期。调查数据显示,77.1%的受访企业在2020年实现盈利。全体化工和非消费电子行业的受访企业均实现盈利;药品、医疗器械与生命科学行业中,87%的受访企业实现盈利,其余13%的企业实现收支平衡。只有四分之一的物流、运输、仓储与分销行业企业表示在2020年蒙受亏损。

2021年预计实现营收增长的企业比例强势反弹。预计2021年将实现营收年增长的受访企业比例超过82.8%,恢复到了美中贸易争端发生之前的水平。对营收增长期待度最高的行业依次为:药品、医疗器械与生命科学(91.3%)、汽车(91.3%)、非消费电子(90%)和工业制造(88.6%)。

疫情暴发一年后,企业计划投资规模现增长态势。过半(59.5%)的受访企业表示,其2021年的投资规模超过了去年的规模,较上一年同比提高了30.9个百分点,接近2018年贸易争端发生前的比例(62%)。但同时,104家受访企业表示2021年计划减少在华投资,其中,47.1%的受访企业表示此举是出于对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顾虑,另有33.7%的受访企业则表示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企业生产基地扎根中国,无意回迁美国。在所有在华进行生产制造的受访企业中,72%的企业表示没有在未来三年内将生产活动迁出中国的计划,仅有两家(1.6%)企业打算在未来三年内转移全部在华生产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企业有将在华生产活动迁回美国的打算。


但另一方面,在华美企仍对中美关系感到忧虑。企业总部对企业在华运营最关注的三大问题是:“中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71.2%)、“本土竞争”(57.3%)以及“劳动力成本”(44.5%)。尽管近年来媒体大幅报道有关消费者抵制行为的各类新闻,仅有6.5%的受访企业表示总部团队对此感到担忧。知名零售品牌易受消费者抵触情绪所影响,因此零售与消费(30%)是所有行业中最担忧“消费者抵制行为”的行业。

眼下,出入境管理措施依然严格,跨境货物运力不足,国际航运业仍面临巨大挑战,超过半数(58.3%)的物流企业对“跨境人员往来”表示担忧。另外,40%的非消费类电子行业受访者以及26.1%的汽车企业认为中国正逐渐减少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并担心这可能会危及企业未来的利润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美企对于“双循环”的态度相对较为正面。

当被问及“双循环”战略将对企业的营收产生何种影响时,表示“还不确定”的企业占比最高(42.3%)。认为其将对营收“产生正面影响”的企业比例(30.2%)远超预计“产生负面影响”的受访企业(6.2%)。这或许可以说明,任何能够扩大中国内需的政策都将对企业产生裨益。此外,21.3%的受访企业表示该战略对其营收“不会产生影响”。

纵观全体行业,对该战略影响看法最消极的行业是硬件技术、软件与科技服务行业(25%),非消费类电子行业(20%)紧随其后。

部分企业认为,“双循环”战略体现了中国力求实现自给自足的决心,但同时也限制了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但另一种积极的解读声音认为,中国市场依然会接受外国品牌,但前提是这些品牌的产品都必须为“中国制造”。第三种观点则将双循环战略看作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旨在促进消费,并将经济发展重点从出口转向其他领域。

此前,在今年4月举行的国家发改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上,国家发改委强调,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而是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更多>同类大国商帮
推荐图文
推荐大国商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大国商帮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