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十四五”规划开局 香港迎来新的黄金时期

   2021-08-24 中新社王嘉程2660
核心提示:“现在其实是香港发展的黄金时期。”谈及“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对香港的定位,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

“现在其实是香港发展的黄金时期。”谈及“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对香港的定位,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由于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的成效显著,香港社会由乱及治,稳定安宁的环境,也让香港各界得以将目光聚焦民生、聚焦经济发展。在李秀恒看来,香港政治及社会环境迎来的大转变,为香港抓住“十四五”规划带来的机遇,开了好头。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香港要怎样与内地合作,如何发挥力量——如何继续维持国际金融、贸易等中心的地位,如何建设创科中心等等。在‘十四五’规划下,我们要发展就容易得多。”他说。

李秀恒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工业出身、白手起家,到后来崛起于商界。“这几十年在香港,非常幸运,没有受到战争影响,也没有什么天灾的影响。这个过程,我们感受到了香港在转变,也享受了香港的转变。我们自己本身、我们的业务都在随之一点一点地成长。”

回顾自己曾经历过的香港“黄金时期”,李秀恒细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每一个10年。第一个“黄金时期”在上世纪70年代,彼时香港有不少从内地来的新移民找工作,令香港劳动力成本较低,许多海外公司到香港设厂生产。上世纪80年代,尽管生意很多,但受限于人口及土地,香港的生产力并无增长。而那时,香港则开始享受内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三来一补”、合资合作,香港于是把生产的部分搬到了内地。上世纪90年代,内地的生活质量随经济发展提高,市民购买能力增强,也开放了市场。香港于是又在保证出口主导的同时,开拓内销市场。

“1997年香港回归后,又不一样。”李秀恒顿了顿说。原来,随着海外公司到内地设厂,香港在内地生产的优势变得不再明显。但那时,却有许多中资机构、内地公司,来到香港发展、投资,拉动了香港经济。而香港也已开始发展金融等第三产业,至后来“自由行”的开通,第三产业发展更进一步。

李秀恒认为,如今更胜过往。他举例说,现在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集资中心,内地企业可通过在港上市筹集资金;香港的股票市场,有超过一半由内地企业支撑。与此同时,由于香港有非常好的融资渠道,吸引了许多海外公司将海外总部设立于此。未来,香港还要建设科创中心,相信会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科技人才。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为香港订立方向,有很明确的目标。”他说。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明,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李秀恒注意到,在众多定位中,有些是香港原有优势,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却是新内容。要在这方面取得发展,他认为,香港首先要了解国家、融入国家。同时,香港可借助中西交融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尤其香港背靠祖国,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及文化供应商,这为香港发展文化艺术中心提供了机遇。”

至于未来香港经贸商会将如何抓住“十四五”规划带来的机遇,李秀恒透露了两个方向:“科技创新”及“融入大湾区”。他相信,把握科技时代,会为经贸创造更多机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湾区将会为香港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完)

 
 
更多>同类大国商帮
推荐图文
推荐大国商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大国商帮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