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思海:整合川渝两地商会资源,支持成立统一的商会联盟

   2021-01-25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50
核心提示:“民营企业是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成渝地区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将发挥重要

“民营企业是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成渝地区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将发挥重要作用。”1月23日,重庆市政协委员、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思海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这样说道。

在他看来,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发达经济圈相比,在产业、要素、合作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对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8430亿元(重庆6454亿元,四川11976亿元),占地区GDP比重达54.2%。新增民营市场主体66.75万户口(重庆6.5万户,四川60.25万户),占新增市场主体约98%。川渝两地还都提出力争到202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的目标。

成渝地区自古一家亲,民营企业合作一直较为密切,在接资合作上,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在四川投资的民营企业5万余家,四川在重庆投资的民营企业10万余家。2018年四川引进重庆投资到位1457亿元,重庆引进四川投资到位1696亿元。两地民营企业相互投资领域涵盖汽摩配件、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产业、农业产业、房地产开发等几十个行业。

在蒋思海看来,对比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成渝地区在整体发展水平及内部交流协作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比如,产业结构上,成渝地区民营业总体都偏重于传统产业,新产业、新业态规模体量小,牵动性、引领性不强。创新发展也存在一定差距,从独角兽企业数量看,2019年成渝地区仅8家,远低于京津冀地区的74家、长三角地区的58家、粤港澳大湾区的22家。产业合作上,成渝地区民营企业交流合作多限于项目投资或产品贸易,而对区域产业集群整体打造,形成在国内和国际先进的产业基地,与其他城市群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素集聚方面,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还存在一定障碍。

对此,蒋思海提出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意见建议:

首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信息公开和资源要素共享。

建议切实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加快信息公开力度,建议建立成渝地区一体化信息整合平台,特别是对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战略、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招商引资合作等政策信息公开力度。搭建川渝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资源要素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地方性银行交流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在人才政策、人才评价互认等方面,互通资格认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其次,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

在企业分化的时代,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在负面清单条件下,促进民营资本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鼓励龙头企业投资重点领域和试点领域,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试点龙头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发、建设和运营,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减少地方财政压力。

第三点,发挥商会的沟通协调作用,整合两地商会资源。

整合两地商会资源,支持成立统一的商会联盟,加大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发达经济圈交流合作,为两地企业搭建更有效的企业生产定单、供销渠道等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商会的沟通联系,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为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提供精准服务。

记者 刘翰书

 
 
更多>同类大国商帮
推荐图文
推荐大国商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大国商帮简介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违规举报